白云大道一期改造工程進入路面攤鋪瀝青階段。 yabovip22日報記者黃尉宏 通訊員鄭冠聰 攝
yabovip22日報訊 (記者黃尉宏 通訊員陳丹娜 鄭冠聰)備受惠陽市民關注的白云大道一期改造工程進入了路面鋪設瀝青施工階段,目前在東門橋至好宜多路段施工,計劃12月底前完成全線瀝青攤鋪,實現主路面正常交通放行。
白云路是淡水城區一條東西走向的城市主干道,也是省道356線的一部分,始建于上個世紀80年代末,起點為淡水白云坑,終點為惠大高速公路跨線橋。該路全長12.3公里,其中東門橋至白云坑橋路段多為雙向四車道,是連接深圳、大亞灣的門戶通道。
隨著惠陽城市快速發展,白云路沿線興建起了眾多樓盤小區,居住的人越來越多,給交通出行帶來了更大壓力。原設計日交通流量為4萬輛,如今監測顯示日交通流量達到七八萬輛,遠遠超過道路通行負荷。尤其是晚高峰時間,白云坑橋附近、好宜多商貿廣場至淡水立交橋路段、東門橋等地常常交通擁堵嚴重,市民出行極為不便。
2018年底,白云大道一期改造工程啟動,計劃工期為25個月,至2020年12月底完工。改造升級后,白云路將改稱白云大道,一期改造工程起于白云坑橋,經過東華大道路口、立交橋、開城大道路口,止于東門橋,全長約5.7公里,采用一級公路兼城市主干道標準建設,設計時速為60公里。
今年國慶節前夕,白云大道一期改造工程的關鍵性工程——白云坑橋重建工程進入空心板梁吊裝階段,并在10月下旬完成了吊裝,目前白云坑橋進入了橋面鋪裝階段,全線瀝青路面攤鋪也已經開始,正在東門橋至好宜多路段施工,其中東門橋往好宜多方向的右幅路面已經完成。一期改造工程計劃12月底前完成全線瀝青攤鋪,實現主路面正常交通放行。
據悉,惠陽采取縱向分段、橫向分幅、垂直分層的路面瀝青攤鋪方案,作業期間采取濕法作業(配備霧炮機、灑水車),并安排監理單位加強巡查監管,以實現抑制揚塵、減少對居民出行和生活的影響。